浅谈如何进行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南营中学 许富丽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技术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劳动技术课的意义认识不足;(2)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3)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4)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条件差;(5)缺少高水平的劳动技术课专任 教师。因此,为了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一、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克服轻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上好劳动技术课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目前,我国有 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初中的升学率仅有 25%,因此,加强农村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按照中学课程设置计划和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规范化和系列化。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 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是改善和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教学的基础工程。要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材建设,必须根据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打基础的实际出发,注重教材的基础性、通用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先进性。这是编写初中劳动技术课教材的基本原则。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工农业劳动技能和服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