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青海省平安县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考试卷2B班无答案考试卷VIP免费

青海省平安县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考试卷2B班无答案考试卷_第1页
1/9
青海省平安县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考试卷2B班无答案考试卷_第2页
2/9
青海省平安县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考试卷2B班无答案考试卷_第3页
3/9
青海省平安县 2018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 2(B 班,无答案)答题说明:1.以下各题均答在后面的答题卡上。2.分值以答题卡为准。一、名句默写(每空 2 分,共 20 分)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5.“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祭祖传统起源于商朝。商人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并且把人鬼(祖先)作为祭祀的主要对象。从孔子开始,儒家逐渐与鬼神信仰拉开距离。从根本上说,儒家并不反对服事鬼神,只是将对鬼神的祭祀放到整个道德教化的系统中去思考而已。 中国人的祭祖信仰不外乎基于以下两种心态:一是饮水思源,追念祖先功德;二是祈求福祉,希望祖先保佑子孙。这里,体现了个人与祖先之间的生命关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看似高深的哲学追问,在中国人的祭祖仪式中得到自然而朴实的回答。这里,还体现了个人与祖先之间的情感关联,甜酸苦辣的人生况味,喜怒哀乐的情绪波动,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向祖宗诉说,从而得到心理的释放,乃至问题的解决。在祭祖的芸芸众生看来,祖宗虽然不在了,但并没有变成虚无缥缈的鬼神,而是在生命上与自己同在,在情感上与自己分享。冯友兰先生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这种诗意的信仰、哲学的智慧,正体现出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精神魅力。 家祭是祭祖信仰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但各地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这种家庭祭祖方式,有助于巩固以孝悌为纽带的家庭成员关系,维护家庭的安定和睦,也是讲述家庭故事、传授优良家风,进行家庭教育的最佳场所,实际上发挥了类似西方人“教堂”的作用。 宗祠祭祖分为春祭和秋祭,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春祭,气氛庄严而热烈。不少地方现在祭祖仪式加上一条,就是为本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青海省平安县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考试卷2B班无答案考试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