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醛 甲醛 分子式:HCHO 分子量 30.03 理化特性 常温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沸点:―19.5℃,能溶于水、醇、醚,水溶液称福尔马林,杀菌能力极强。15℃以下易聚合,置空气中氧化为甲酸。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低浓度甲醛气体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甲醛气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主要症状:眼痛流泪、喉痒及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口腔糜烂、上腹痛、吐血,眩晕、恐慌不安、步态不稳、甚至昏迷。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有红斑、丘疹、瘙痒、组织坏死等。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使用甲醛设备应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加强通风排毒。 2.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救治措施 1.撤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吸氧。 2.皮肤粘膜损伤,立即用 2%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 3.立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系抢救。 2 .氨 液氨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3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PH值:11.7(1%溶液),熔点(℃):-77.73,沸点(℃):-33.5,相对密度( 水=1 ):0.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9,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影响: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如果身体皮肤有伤口一定要避免接触伤口以防感染。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急救治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 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或用 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