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1、 世界和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诞生于何时何地世界: 1863.1.10、英国伦敦、由帕丁顿到法灵顿,全长6KM 中国: 1969.1、中国北京2、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按技术类型分类: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其他3、 地铁和轻轨的定义(区别 )地铁:国际隧道协会将地铁定义为轴重较重 、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 万人次以上 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可以修建在地下 或采用 高架 的方式。地铁多用于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市区内部高密度地区间的交通出行,运营速度一般为35~40km/h,而最大车速一般可达80km/h ,最小发车时间间隔为 2min。就容量指标而言,地铁系统均可达到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3 万人次以上 ,属于大容量、高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轻轨:是指 轴重相对较轻 ,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3.0 万人次 /h 的一种 中等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在我国,根据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用轻轨来命名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和高架线路)。轻轨系统一般采用C 型车。而欧洲所说的“轻轨”,一般是特指现代有轨电车交通。4、 单轨系统的类型单轨交通( Monorail Transit),又称独轨交通,是指以单一轨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 通常区分为 跨座式 和悬挂式 两种, 跨座式是车辆跨坐在轨道梁上行驶,悬挂式是车辆悬挂在轨道梁下方行驶。5、 单轨系统的特点独轨铁路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故土地占用较少 。大多数独轨系统采用橡胶轮胎,可以适应急转弯及大坡度,对复杂地形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减少拆迁量。同时,独轨系统建设工期较短,投资也小于地铁系统。6、 磁浮交通的技术类型超导: 以日本技术( MLX 型)为代表 ;常导: 以技术( TR 型)为代表二、线网规划1、 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基础性功能和先导性功能)基础性功能 是指轨道交通应当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出行时间、 解决交通拥堵。先导性功能 是指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反馈表现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原则线网布设要与城市主客流方向一致、规划线路要尽量沿道路主干道布设、规划线路要尽量经过或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线网规划要考虑资源共享3、 线网规划的主要内容背景资料的调查、线网构架的研究、实施规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