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济南市历城第六中学高丽华课标分析: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教学目标的要求是:一、 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二、阅读1.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天窗》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淳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学习目标是: 1. 抓关键词句, 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 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天窗》是茅盾先生于1928 年写的有关乡下童年生活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天窗写出了乡下孩子独特的快乐生活。读完文章使小读者们也感受到了小小的天窗对于活泼会想的孩子们来说是那么神奇。这篇散文同时含蓄的告诉了孩子们想象力和创新力是快乐的源泉。要努力做一位活泼会想的孩子!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在本课识字教学中, 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课堂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慰藉”、“一瞥”、“卜落卜落”三个易混,易错的词语。在课堂教学中, 主要引导学生抓住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一关键语句体会《天窗》在雨天和夜晚时候,给乡下孩子带来的独特快乐。领悟“无”中看出“有” ,“虚”中看出“实”的真谛 , 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体会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孩子快乐的源泉。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 他们这种透过天窗认识世界, 体验淳朴的乡村生活的经历很少, 因此很难体会到 “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在教学中,应抓住“慰藉”这一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慰藉的意思,体会到在当时特殊天气和时间里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教学目标:1. 重点指导“慰藉”、“一瞥”、“卜落卜落”等词语的认读及“藉”字的书写与应用。2. 指导学生运用“句意定音”的方法读准多音字。3. 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一中心句引导学生理解天窗带给乡下孩子的这份独特的快乐。体会作者对乡下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4. 学习想象的方法, 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可以从事物的数量、形状、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懂得想象要合理。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具体的描写想象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