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 前言 高校体育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正向着快乐体育和多元化体育方向发展,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全面提高体育素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使之终身受益。为更好地推进我校体育教学改革,贯彻《纲要》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目的,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之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教学任务: 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成为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三、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应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突效性与趣味性,充分利用大学生已有知识,在教学中应渗透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效果、运动健康效益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健身、健美的科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教程的主体。 四、教学组织形式: 在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一、二项体育运动的爱好,使之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受益。体育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普修课 一年级学生上体育普修课,教学上着重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基本运动能力。同时针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测试项目进行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标准》,提高身体素质。 (二)选项课 二年级学生上选项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有条件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选项课的教学以专项运动基本技术为主,并全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提高专项运动水平。 (三)保健课 为全校体弱病残的学生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防治运动性伤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内容: 一年级普修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羽毛球、游泳 二年级选项课: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 保健课:运动卫生常识、体育锻炼与医务监督、常见运动损伤、运动疗法概论、常见病症的运动疗法等。 六、教学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并在以下几方面给予实施。 1 、在大纲规定范围内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2 、全面贯彻《纲要》精神,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学生的特点)。 4、严格遵守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