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电控驱动防滑/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RC)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此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 ASR 的理论基础、ASR 控制的方式、ASR与 ABS 的区别;掌握 ASR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典型车型的 ASR 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了解防滑差速器的作用、形式以及四轮驱动防滑差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ASR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理论教学:1 学时。 第三节 典型 ASR 理论教学:2 学时。 第四节 防滑差速器的结构原理 理论教学:1 学时。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ASR 的理论基础;ASR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丰田 ABS/TRC 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控制电路。 四、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 此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对 ASR 及典型车型 ABS/TRC 的结构原理的授课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 五、作业 1.ASR 的理论基础 2.ASR 与 ABS 的区别 3.ASR 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防滑差速器的作用 5.典型车型的 A BS/TRC 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 第四章 电控驱动防滑/牵引力控制系统(ASR/TRC) 第一节 概述 一、ASR 系统的理论基础 1.ASR 系统的理论基础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Anti Slip Reguliation)系统简称 ASR,是应用于车轮防滑的电子控制系统。 汽车打滑是指汽车车轮的滑转,车轮的滑转率又称滑移率。驱动车轮的滑移率 Sd=×100%,式中 vc 是车轮圆周速度;v 是车身瞬时速度。滑移率与纵向附着系数的关系如图 5-1 所示。 2.ASR 与ABS 的区别 (1)ABS 是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滑移,提高制动效果,确保制动安全;ASR(TRC)则是防止驱动车轮原地不动而不停的滑转,提高汽车起步、加速及滑溜路面行驶时的牵引力,确保行驶稳定性。 (2)ABS 对所有车轮起作用,控制其滑移率;而ASR 只对驱动车轮起制动控制作用。 (3)ABS 是在制动时,车轮出现抱死情况下起控制作用,在车速很低(小于 8km/h)时不起作用;而ASR 则是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都工作,在车轮出现滑转时起作用,当车速很高(80~ 120 km/h)时不起作用。 二、防滑转控制方式 汽车防滑转电子控制系统常用的控制方式有: 1.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 在汽车起步、加速时,ASR 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抑制驱动轮滑转。常用方法有:辅助节气门控制、燃油喷射量控制和延迟点火控制。 2.驱动轮制动控制 直接对发生空转的驱动轮加以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