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相平衡和固相反应 本章学习相平衡与固相反应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简单介绍有关相图的基本概念、类型等;着重讨论固相反应的基本知识。 4 .1 相律、相图、组分、自由度与平衡 物质的相态变化时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过程。从广义角度上来分析物质的相态变化可以作为“化学变化”过程来处理,而多项反应的化学平衡也属于多相平衡。要学习相平衡,就要先学习其相关的常用术语。 体系中具有相同物理与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的总和称为相。相与相之间有界面,越过此界面,性质就有突变,各相可以用机械方法加以分离。相和物质的数量多少无关,和物质是否连续无关,相有以下几种特征。 (1 ) 相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比如气体,无论是单一的一种气体,还是几种气体的混合物,都是单相;液体,除了不互溶的体系(如油与水)外,其他能够互溶构成均匀液相(如水与酒精)的都是单相;固体,不同固体以任何比例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固溶体也是一个相。但是如果两种液体或者两种固体互溶程度有限,当这两种液体或者两种固体互溶超过其互溶程度时,体系中就不是一个相而是两个相。 (2 ) 一种物质可以有几个相。例如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水与冰共存,其在物理上与化学上都是均匀的,但冰与水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线,所以即使其属于同一种物质,但由于物理状态不同,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相。同理,石墨与金刚石虽然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由于其结构性质不同,且之间存在分界面,所以属于两个相。 (3 ) 固体机械混合物中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石墨与铜粉混合在一起,尽管从肉眼看来很均匀,但却依然为两个相。 (4 ) 一个相可以连续成整体,也可以不连续。比如水和油的混合物,所有水的总和为一相。 4 .1 .1 相律 相律是研究相平衡关系的普遍规律,它是由吉布斯在1875-1878 年推导的,用来表述平衡体系中相数、独立组分数及自由度数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自然规律。 吉布斯用热力学定律作为平衡理论的基础,指出只有满足以下关系式,系统才能出现平衡: F=C-Φ +n (4-1) F:独立可变数的数目,即自由度; C:组分数即独立组元数; n:外界条件的个数; Φ :系统平衡时存在的相数(一个体系中,所含物相的数目称为相数) 例:① CaCO3 在封闭体系中分解达平衡 CaCO3(S) CaO(S) +CO2(g) Φ =3 ② Cu—Au 合金,品格上达到了分子程度的均匀混合,Cu1-xAux 为单相(Φ =1)。但退火冷却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