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中的互文修辞互文,是古代修辞格之一,又叫互辞、互义,它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或受字数、格律、音韵、对仗等方面的限制,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或句子有意识分开,前后各出现一个,互相补充、呼应,彼此隐含渗透,合而见义。在形式上,互文是上文和下文各说了内容的一面,说甲就包括乙,说乙就包括甲,理解时必须上下文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正如唐朝贾公彦在《礼仪注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运用互文,可使语句精炼简洁,意思委婉含蓄,气势畅达连贯,收到音韵和谐、“文省而意存”的修辞效果。在学习中,如能准确了解互文的特点,就能减少阅读古文的障碍,正确理解和翻译古文。分类单句(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对句(也叫互文相补)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隔句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排句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修辞特征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2.文言文中的对偶修辞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便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