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VIP免费

完整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_第1页
1/8
完整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_第2页
2/8
完整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_第3页
3/8
第 1 页 (共 8 页)《晋灵公不君》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2.理解赵盾、晋灵公等形象。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学习重难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用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学法设计】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本章节概览】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分组成。“经典原文” 《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学习内容及过程】一、文字层面质疑检查(一)、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胹_____________蹯_____________畚_____________ 饮____________ 嗾_____________ 獒_____________ 遗_____________箪_____________ 橐_____________(二)、指出下列活用现象并解释1.晋灵公不君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3.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4.食之,舍其半5.提弥明死之第 2 页 (共 8 页)(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含义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3.斗且出。提弥明死之。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5.问其名居,不告而退6.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8.问之,曰: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寸否。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10.斗且出。11.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12.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四)、解释下列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并指出词性1.君能补过,袞不废矣。”君知所过矣,将改之2.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3.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4.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将谏,士季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5.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公患之,使鉏麑贼之。(五)、找出通假字,并解释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三进及溜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④反不讨贼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第 3 页 (共 8 页)(六)、 翻译下列句子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2.袞职有阙,惟仲山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语文高效课堂:晋灵公不君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