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预防及护理定义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便秘的原因:水份不足不吃早餐食量不足植物纤维不足药物的副作用忍耐不排便运动不足紧张、压力便秘的分类•1.器质性•(1)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2)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4)系统性疾病红斑狼疮等。•.(5)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巨直肠等。•(8)神经心理障碍。•(9)药物性因素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便秘的分类•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症,•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2.功能性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便秘的临床表现便秘的检查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病变;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便秘的治疗1.重视生活治疗,加强对患者的教育,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晨起排便、有便意及时排便,避免用力排便,同时应增加活动。•2.运用一些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的药物,如开塞露、液状石蜡或口服番泻叶等。5•3.如果粪便硬结,停滞在直肠内近肛门口处或患者年老体弱、排便动力较差或缺乏者,可用结肠水疗或清洁灌肠的方法。•4.重度便秘患者常有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碍的表现,应予以认知疗法,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并请心理专科医师协助诊治。便秘的预防及护理•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平时注意荤素搭配。多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因为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从而改变排便性状,缓解、预防便秘。如水果,香蕉,芹菜,韭菜,白菜,麦片,玉米,茄子,海带等对体重正常,血脂也不高的患者,可指导其多吃含油性食物,多食黑芝麻,蜂蜜及植物油等润滑肠道的食物,以达到润滑肠道,稀释粪便,促进粪便排出。多饮水,每天的水摄入量应该到2000—3000ml。尤其每天早晨饮1杯温开水或盐开水可较好地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促进缓解便秘的作用。2.运动疗法指导患者每天坚持做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这样可促进肠蠕动。避免久坐。3.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