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选用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第五节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第一节概述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1、表面粗糙度:实际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表面粗糙度与形状误差的区别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二、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1、对摩擦和磨损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大—磨损大—寿命低2、对配合性质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3、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疲劳强度越低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表面越粗糙,接触刚度越低5、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粗糙的表面易造成表面锈蚀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第二节表面粗糙度的评定一、基本术语1、实际轮廓: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线2、取样长度L:用来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线长度。目的:限制、减弱几何形状误差及表面粗糙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评定长度Ln: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一般Ln=5L4、基准线:用以评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大小的一条参考线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二、评定参数1、高度特性参数----主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的距离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Ra=特点;客观反映实际表面。niiyn11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Rz=+特点:测量、计算方便,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方面不如Ra全面。5151ipiy5151iviy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3)轮廓最大高度Ry: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实际轮廓的峰顶线至谷低线之间的距离。特点:测量方便,所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更不全面。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2、间距特征:形状特征参数-----附加参数(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取样长度内Smi的平均值Smi:含有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基准线长度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2)轮廓的单峰平均间距S:取样长度内Si的平均值Si:两相邻轮廓单峰最高点在基准线上的投影长度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3)轮廓支承长度率tp:取样长度内bi与取样长度的比值bi:一平行与基准线的线与轮廓相截得到的截线长度说明:表面粗糙度一般只给出主要参数即可,主要参数不能满足表面功能时,可选用附加参数。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三个评定主参数对照Ra:能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的特征。Rz: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方面不如Ra全面,但测量方便。Ry:所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更不全面,但测量十分简便,弥补了Ra、Rz不能测量极小面积的不足。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第三节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一、评定参数的选用1、优先选用Ra;(不宜用于太粗或太光的表面)2、超精加工表面用Rz;3、微小面积用Ry;Ry也可与Ra、Rz联用,控制表面微观裂纹。二、评定参数值的选用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的参数值。方法:采用类比法选择类比法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可先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初步选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然后再对比工作条件作适当调整。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调整时应考虑的因素: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值应比非工作表面小。2)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值应比非摩擦面小。3)运动速度高,单位面积压力大的表面数值要小。4)配合性质要求越稳定,数值应小。同一公差等级轴的表面粗糙度值应比孔的数值小。5)表面粗糙度数值与尺寸、形位公差协调。6)防腐性、密封性要求高、外表美观的表面,粗糙度值应小。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三、小结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2、基本术语及评定参数3、表面粗糙度的选用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第四节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注法一、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1、符号::用不限定方法获得表面。: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表面: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表面第五章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2、代号:a、主参数允许值;b、加工方法;c、取样长度;d、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