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名词解释 1.动态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针对点、线、面等地理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以内的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对该图层与目标图层的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空间分析方法。动态缓冲区分析需建立动态缓冲区,此时缓冲区是非均质的,缓冲区内各处的影响度不是相等的,而是随着距离变化而变化。 2.区域化变量 当一个变量呈空间分布时,称之为区域化,而区域化变量就是指以空间点 x 的三个直角坐标(xu,xv,xw)为自变量的随机场 Z(xu,xv,xw) = Z(x),它常常反映某种空间现象的特征。 3.命名量和次序量 命名量是空间数据属性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尺度,描述事物名义上的差别,起到区分不同本质空间目标的作用,如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将不同城市区别开来。对命名数据的逻辑运算只有等于或不等于两种形式。 次序量是通过对空间目标进行排列来标识的一种量测尺度,对空间目标按顺序排列,例如地震按照其强度和烈度划分为 6 级、7 级、8 级等,序号越大表示它的强度越大。次序值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4.可视化空间分析 P28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基于可视化技术的空间分析已发展成为空间数据处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GIS 可以将空间数据转化为“地图”,使这些数据所表达的空间关系可视化,人们可以在地图、影像和其他图形中分析它们所表达的各类型的空间关系。可视化空间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空间对象的分布规律,进行空间对象的空间性质计算,表现空间数据的内在复杂结构、关系和规律。 5.参心坐标系 具有一定参数,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密合的地球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上的坐标系叫做参心坐标系,它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通常分为:参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 x,y,z 为其坐标元素)和参心大地坐标系(以 B,L,H 为其坐标元素)。 6.地址匹配 地址匹配是一种基于空间定位的技术,是地理编码的核心技术,提供了一种把描述成地址的地理位置信息转换成可以被用于GIS 系统的地理坐标的方式,是将文字性的描述地址与其空间的地理位置坐标建立起对应关系的过程。 2 二、简答 1.GIS空间分析的目标 P20 2.坡度和坡向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3 4 3.多尺度特征及其影响 5 空间多尺度是指空间范围大小或地球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大小,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空间多尺度特征表现在数据综合上,数据综合类似于数据抽象或制图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