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 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 课时.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 课时. 1.3 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 课时. 1.3 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 课时. 1.4 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 ”,“ ”,“ ”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 课时. 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2.2 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间端点的取舍. 课时安排:1 课时. 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知识目标:⑴了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