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將進酒》題解課題:《將進酒》 選自《李太白全集》。「將」是「請」的意思,詩題「將進酒」,意為「請飲酒」,即「勸酒歌」。「將進酒」原是漢樂府《鼓吹鐃歌》的曲調。樂府詩產生於漢代,為古體詩的一種,後人沿用樂府詩的體裁創作。背景:本詩約作於天寶十一年 (公元 752 年),當時李白已離長安,身無半職,四處漫遊,與友人岑勛在元丹丘的穎陽居作客,見浩浩黃河奔海,頓生感興,內心的憤懣一湧而出,於是寫成此詩。大要:詩人借黃河起興 ,感嘆人生短促 ,時光易逝,於是提出及時行樂的想法,勸朋友盡情暢飲,並自信才華總有為世所用的一天,又借曹植的遭遇寄託個人的懷抱,高歌痛飲,抒發懷才不遇的愁緒。體裁:本篇屬古詩 (古體詩 )。古詩每篇句數不拘,每句字數亦不限,對仗、平仄、押韻也較自然。本詩以七言為主,雜以三言、五言和十言,是一首雜言古體詩。主旨:以豪飲高歌抒發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及懷才 不遇 的愁緒。內容理解:甲、《將進酒》一、李白如何將他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表達出來?他以具體的形象來表達:以黃河之水奔流到海,永不復回借喻時光飛逝,光陰一去不復返,而人也由黑髮轉瞬變為白髮。二、《將進酒》中所提及的歷史人物是誰?作者有什麼用意?陳王曹植。李白借陳王昔日在平樂宮設宴,縱情暢飲,與他自況,表示自己不吝嗇錢財,要沽酒與好友一起痛飲。另外,他借陳王不為皇帝信任,懷才不遇,只好以歌舞飲酒為樂,道出自己空有建功立業的抱負,但不見用,只好同樣借酒銷愁。三、李白對飲酒的看法:李白的看法相關原文1. 飲酒要 盡歡。人生得意的時候應該尋歡作樂,盡情 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2. 飲酒可 銷愁。飲酒可把心中解不開的憂愁一掃而空。與爾同銷萬古愁。3. 酒勝 千金。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4. 飲酒可留名萬世。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四、李白對才華的看法:李白的看法相關原文1. 上天賦予人們的 才幹 ,一定有 施展 的好機會。天生我材必有用。2. 古來具才華的 聖賢都不為世所用,結果寂寂無聞 。古來聖賢皆寂寞 。【將進酒】作法分析表解:雜言古詩特點本詩以 七言 為主,雜以三言、五言和十言的詩句。句式多變,富節奏感。先聲奪人本詩起句不凡,以黃河之水一去不復比喻青春 一去不返的感慨,具有懾人的效果:浪漫誇張詩人浪漫奔放的豪情,表現於詩內開闊雄奇的意境及誇張的句子。例如: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