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VIP免费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_第1页
1/8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_第2页
2/8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_第3页
3/8
文学节目 镌刻民族文化闪亮的丰碑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 栏目头: 当民族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呈现出渐行渐远之势,他,一个朴素的文字作家,担当起为民族文化代言的角色,在我们这色彩斑斓的现代化时代里,镌刻出一块块意味深沉、光耀历史的丰碑,他是我们的民族作家冯骥才! 开场: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提起笔来,为中国妇女的缠足史画一个终结的句号。因为那蹒跚地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小脚即刻就要消失了。但是别以为这个句号画得轻松,一挥而就;就像看过一本大书那样,随手一合便是。这个句号画起来分外的凝重沉缓,艰难吃力。低头一看,原来它不是通常的墨色,而是黏稠而殷红的血!” 一个沉淀于民族历史文化之中的艺术作家,可以面对自己的民族有如此深刻地扣问?冯骥才,从书画社的绘画工作到担任文艺理论讲授教师、文联主席,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中坚守着对民族文化的执着探询与思考! 小说《三寸金莲》是冯骥才 1986年出版的作品,也是其最有争议的作品。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北方小镇:穷人家女子戈金莲幼时被奶奶裹足,虽然痛苦难耐,却因此嫁入富人家。通过两次赛 脚,她从失宠到得宠,从此由痛恨裹足的人变成这一封建习俗的卫道者。但是当女儿又面临裹足时,戈金莲的母性与传统观念发生了碰撞,她终于放走了女儿。女儿后来成立了“天足会”,倡导废除裹足,站在了戈金莲的对立面。 “一大块蓝布,给奶奶剪成条儿,在盆里浆过,用棒棰捶得又平又光,一排晾在当院绳子上,拿风一吹,翻来翻去扑扑响,有时还拧成麻花,拧紧再往回转,一道道松开,这边刚松那边又拧上了。” 只是一块普通的蓝布条而已,却曾经拧紧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女子,她们的脚裹在其中,命运也裹在其中,在那松与拧之间彻底歪曲了。应当看到,冯骥才笔下描写的不是民族文化的光环,而是民族文化的一块痂结,看到这儿,很多读者迷惑了,难道把民族文化最动人心骨的部分呈现给大家好,真的是在倡导大家关爱民族文化吗? “目前在世的“金莲”老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有 70多岁了。在“金莲”这一封建遗存即将消失的今天,出生在上世纪 70年代中后期的新一代读者若看不到那些缠足用的脚盆、看不到那些为不放足的女子开出的罚单,永远无法理解中国女人的千年血泪。我希望他们通过这本书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复原了那曾经活着的历史。” 正如上述冯骥才所说,他称三寸金莲是封建文化这棵千年大树结下的一种光怪陆离的果实。尽管这果实已经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冯骥才与他的《三寸金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