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水泥质量管理的几点经验 出厂水泥质量管理是水泥生产中的最后一道关口。怎样把好这最后一道关口呢?笔者根据管理出厂水泥质量十几年的经历,有以下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1 画水泥、熟料质量示意图 要想管理好出厂水泥质量,首先必须对熟料圆筒库存质量情况、水泥库存质量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质量相当稳定的企业,可能做起来要容易得多,但对于质量波动大的工厂,做起来就麻烦得多。为了便于记忆、查找,我采取了画简易示意图的方法,将熟料的重要参数,如KH、fCaO、Mg O 填在所入熟料库的某一栏内,并记上日期,便于查找某一天的详细记录,并记上库号。这样,每一个库,从底层到顶层某一天某一班的熟料质量情况都非常清楚。因此,在确定熟料搭配入磨时,可以根据各种数据的高低质量优劣计算出搭配比例,可以生产什么品种的水泥,混合材允许掺加时,最多允许加到多少。另一方面,熟料是由上面通过库中心向下流到库底,然后流到库外的。有了这个概念后,如果熟料没有放空又急着进料,可以将示意图中此库下到那个位置上,接着填写新入库的熟料简单质量情况。某一库下空或没下空,都要重新填一个新库示意图,以便填写没下空的和新进熟料的质量情况。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填写水泥入库的简易示意图。只不过填写的内 容改成某一天出磨水泥的 1d 强度(或快速强度)和沸煮安定性。如果Mg O 含量超标,需填上压蒸安定性结果。根据强度的高低和安定性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水泥库下料也是由上而下从库中心冲开一个圆筒口而下到库底,然后流到库外的。根据 1d 强度的高低和安定性的好坏,决定两库或三库搭配的比例,并且根据库中不同位置水泥的不同质量情况,随时调整搭配比例。例如:当两库熟料的 KH 都在 0.85~0.96之间,并且 fCaO 都在 1.5%以下,同时其它有害成分都在正常含量以内时,这样的两库熟料可以搭配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掺加量可以按国家标准要求的数量加。而当 fCaO 大于 1.5%时,就不能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只能生产矿渣水泥和掺其它混合材的水泥。两库或多库熟料搭配的比例,以能使得搭配后的熟料fCaO 在 2.0%左右为宜。矿渣掺加量的确定以能使得磨制的水泥强度达到控制目标值。 同样,当两库水泥的 1d 强度分别为10MPa 和 14MPa 时,控制值为12MPa,这两库水泥搭配比例就按 1∶1。另外,还要考虑到水泥的沸煮安定性和压蒸安定性。如果两库水泥沸煮安定性分别为良好和弯曲,这两库水泥的搭配比例就按 1∶1;如果两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