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壤地理学 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章: 影响土壤形成的环境因素: 俄国道库恰耶夫成土学说: 主要观点:土壤成土因素主要有五个 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 影响土壤发育的五个主要因素: 1、母质因素(不同岩石风化壳) 2、生物因素(不同植被类型:草地与森林) 3、气候因素(影响风化,控制植被生长) 4、地形因素(影响物质与能量的分配) 5、时间因素(控制土壤发育进程) 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1.大循环是小循环的基础,也是土壤形成的基础(矿质养分); 2.小循环是土壤形成的核心(腐殖质); 3.大循环大于小循环,自然界会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4.大循环小于或者等于小循环,自然界水土保持。 总之,土壤的形成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与统一。 形成土壤的两个基本作用: ◆风化作用:致密的岩石被破坏,营养元素得以释放,并形成疏松的风化层; ◆生物作用:有机质加入,营养元素积聚。 1 )土壤胶体及结构 ①土壤胶体:通常所说的土壤胶体实际上是指直径在1—100 mµm 之间的土壤颗粒。 ②土壤胶体的种类 土壤矿物质胶体(无机胶体): 次生铝硅酸盐、铁铝化合物 有机胶体: 腐殖质、有机酸、蛋白质等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③土壤胶体结构 微粒核:胶核 双电层:内外吸附层、扩散层 2 )土壤胶体的性质 ①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②带电性 带电的原因是什么?电性如何? ③土壤胶体离子交换作用 ④分散和凝聚作用 第一:粘土矿物胶体带电 2 土壤中粘土矿物胶体一般都带负电荷,其电荷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同晶置换作用 粘土矿物晶质中的一种离子被另一种离子取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改变了矿物质的化学成分,而矿物的结晶构造不变,故叫做同晶置换作用。 晶格破碎边缘带电 矿物质风化破碎过程中,晶格边缘离子一部分电荷未被中和而产生剩余电荷,使晶体边缘带电。 第二:腐殖质胶体带电 意义? 由于腐殖质分子量大、功能团多,解离后带电量大,对土壤保肥供肥性有重要影响。 第三:两性胶体带电,什么是两性胶体? 表面既带负电荷,亦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称两性胶体。 两性胶体种类:氢氧化铝、腐殖质等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是由土壤胶体引起的。 第四章: 美国的土壤诊断学分类 分类单元: 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等六级。 生学分类: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发生分类的基础。 第一节 冻土 定义:指地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