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数目变异Ⅰ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人类遗传病Ⅰ第六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问题引导1.分类DNA可能发生的突变类型有哪些?2.请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用简图表示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描述镰刀型细胞贫血患者、皱粒豌豆以及人的囊性纤维病形成的机制分别是什么?导致这些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上三种情况的发生在DNA水平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基因突变后可观察到的变化是什么?5.列表说明诱变剂的类型及其突变原因.6.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其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染色体组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7.用图表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并说出其意义。2.请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用简图表示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基因突变后可观察到的变化是什么?基因突变一般只涉及单个基因内部结构的变化,是DNA分子水平上的点突变,相同条件下,生物单一性状的改变一般由基因突变引起,但是看不到显微镜下的变化。显微镜可见的是细胞水平上的染色体结构的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的范畴。基因突变区别于基因重组的重要特征是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的影响是严重的,哪怕是一个片段的缺失或增添都会涉及到若干症状异常,甚至危及生命,因为涉及到诸多基因的变化。5.列表说明诱变剂的类型及其突变原因.类型突变原因举例射线所含有的能量能够破坏DNA使其断裂。双链DNA的重组会造成缺失突变。还有些射线会把一个碱基变成错误的碱基,或将两个碱基融合。X射线紫外光宇宙射线核辐射等化学诱变剂具有高度的活性,能与DNA分子相互作用使DNA发生改变;经常引起替代突变。二噁英石棉苯甲醛等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的判定方法:(1)类型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子)(2)判定方法:选取突变体与已知的纯合未突变体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①如果子代出现突变性状,则为显性突变②如果子代未出现突变性状,则为隐性突变6:染色体突变的原因: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一部分染色体可能会断裂并丢失。染色体断裂后也经常在重组时发生错误,装反甚至是装到别的染色体上;或者是由于低温或秋水仙素等因素使纺锤体无法形成,结果使得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7.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其意义正常人的正常血红蛋白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异常血红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除此外,其余序列相同):其中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缬氨酸的密码子是GUU、GUC、GUA、GUG。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甲和异常血红蛋白的基因乙之间只相差一对碱基。由以上信息可以推知A.编码正常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B.编码谷氨酸1和谷氨酸2的密码子可能不相同C.基因甲中转录链的碱基T被乙中的碱基A替换D.杂合子能同时合成正常血红蛋白和异常血红蛋白【答案】C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杂交产生的F减数分裂都正常1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相同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1.(2012江苏T28,8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方法进行培育。(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AABBCD1442(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4)染色体结构变异(2015福建卷,28,14分)28.(14分)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