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 绪论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内容:1229 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 藏息相辅 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1632 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 教育公平 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 提出班级授课制 卢梭和《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 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五段教学法 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 1930 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在批判脱离儿童的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提出来了。认为人的经验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代表人物:杜威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 ——奴隶社会-17 世纪 特点:A 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 B 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大多体现在哲学著作中,并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缺乏理论分析和完整的体系 C 教育观点、著作打上阶级烙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 世纪-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