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实施后的预期目标、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一、预期目标1.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工作,使居民更了解这种以家庭为核心、养老服务所等专业机构为服务实体、以老年人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2.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网络,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居家老人能获得生活上的照料和便利、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3.保障特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孤寡老人、空巢高龄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老模范等五类服务对象,视不同情况给予更为积极和加倍的照顾和服务。4.探索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积极探索福利化、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和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广大老年人得到更为实惠、方便、快捷的服务。5.突出生活照料网络的覆盖和完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各种生活上的服务。6.关注老人健康问题,开展老人健康体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测血压,测血糖,按摩、保健,积极开展老年人保健宣传。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老年人带去精神上的享受,进一步丰富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二、经济效益三、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成及投入使用,能为大量的社区老年人家庭提供一个高标准的生活服务保障,极大的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开辟满洲里市居家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时对于社会公共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效益分析发展养老产业,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以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运行机制, 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对发展养老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办养老机构改革滞后,人员包袱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国家有关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投入养老产业发展的社会资金不足;对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大力发展养老产业,解决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