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腹股沟斜疝的护理查房刘斯贤2017年3月腹股沟疝的概念•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阴囊或腹股沟管。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简称直疝)两种。腹股沟管和直疝三角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与腹股沟韧带走向一致的一潜在间隙。位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在成人长4~5cm,有内、外两口和上、下、前、后四壁。内口即内环(又称为腹环),是腹横筋膜中的卵园形裂隙;外口即外环(又称为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裂隙。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还有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直疝三角又称为Hesselbach三角(亦称为腹股沟三角)。腹股沟直疝即在此由腹腔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这个三角的构成,外侧边为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的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斜疝和直疝的区别手术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等缺点,而此术是将合成纤维网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替代传统的张力缝合,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无需制动且复发率低,缺点是有潜在排异和感染的危险,我院早已全面推广。主要内容病史简介1护理问题2护理措施3出院宣教4病史简介4床,患者黄海辉,男,52岁,因“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伴胀痛不适1年”于3.6日入院,门诊拟“左腹股沟疝”收住我科,既往无便秘,无慢性咳嗽,无排尿困难,无其他病史,家庭条件良好,夫妻关系和睦,入院时T:36.7℃、P:50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自理能力:100分、跌倒0分、压疮4分。专科查体左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约4*3cm包块,进入阴囊,质软,无压痛。推举包块稍遇阻力,可回纳腹腔,还纳后压迫深环,咳嗽时伴冲击感,可及皮下环附容一指。右侧腹股沟未见明显包块。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乙肝六项示:乙肝表面抗压(+)、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血常规示:白细胞3.8×109(4-10)术后评估•手术情况:于3-7-8:50给予硫酸阿托品1mg肌注,9:35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1:25术毕返回病房,切口外敷料清洁干燥,T:36.1℃、P:60次/分、R:17次/分、BP:114/71mmHg。•术后治疗:术后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6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q1h×6小时,切口压沙袋6小时术后情况•手术当日3-7:17:42排尿困难,主治医生给予留置导尿,引流出900ml淡黄色尿液,自理能力35分•术后第一天3-8:肛门已排气,14:48拔除留置导尿管,17:00诉已自行排尿且通畅•术后第二天3-9:四天未解大便,诉无便意,与术后进食量少有关,自理能力60分•术后第三天3-10:6:00T:37.2℃,8:40办理出院术前护理•P1.焦虑与担心手术、缺乏信心有关3-6•I.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及家属多了解术后情况,减少焦虑的发生,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面对术后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情况,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己的病情。•O.患者基本能认识病情,对治疗有信心。3-6术前护理•P2.知识的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知识3-6•I.评估患者学习的能力与需求,通过各种方法与其沟通,讲解预防腹内压增高的重要性,消除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O.了解预防腹内压增高的有关知识3-8(四天未解大便)术前护理•P3.睡眠型态紊乱与环境陌生有关3-6•I.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休息时关闭门窗,病室内温度,湿度适宜,被子厚度适宜,告知病人夜间难以入睡时,也应保持安静,避免打扰病友休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安眠药。•O:患者诉入睡困难较前缓解。3-8术后护理•P1.疼痛与手术切口有关3-7•I.术后当天取平稳位,膝下垫一软枕,以降低腹股沟区切口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有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指导患者咳嗽时手掌按压切口,以保护切口和减少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转移患者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O.患者疼痛减轻3-8术后护理•P2.有排尿困难的可能与麻醉方式有关3-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