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内容提要: 细菌的基因转移包括接合作用、转化作用、转导作用等。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 DNA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个细胞,这种类型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的供给外源 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这就是转化作用。由病毒携带将宿主 DNA片段从一个细胞转移至另一细胞的现象或机制,称为转导作用。在接合、转化、转导或转座过程中,不同 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即为重组。 重组DNA技术是在人们对自然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认识基础上创立的新技术。为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从构建的基因组DNA文库或 cDNA文库分离、扩增某一感兴趣的基因就是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又称重组DNA技术。一个完整的基因克隆过程应包括:1.分,即目的基因的获取及基因载体的选择。目的基因指科学家感兴趣的外源基因,其来源有几种途径:化学合成、PCR技术、基因组文库或 cDNA文库中获得。载体是目的基因的携带者,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等。2.切,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应用。限制性内切酶是识别 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 DNA的一类内切酶,是实现重组DNA技术的重要的工具酶。3.接,即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体(或重组DNA)。4.转,即将重组体导入宿主菌(或细胞),根据采用的载体性质不同,将重组体导入宿主菌的方法有转化、转染及感染。5.筛,即重组体的筛选与鉴定,将重组体导入宿主菌后,通过适当形式的培养板生长即可获得一定的抗药菌落。利用原位杂交,和 Southern印迹或免疫学方法对抗药菌落进行筛选,获得含目的基因的转化子菌落,再经扩增、分离重组DNA获得基因克隆。重组DNA 技术在疾病基因的发现,表达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DNA诊断及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并促进了当代分子医学的诞生和发展。 一、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 DNA 序列属于回文结构的是 ( ) A.ATGCCG TACGGC B.GAATTC CTTAAG C.GGCCGG CCGGCC D.TCTGAC AGACTG E.CTAGGG GATCCC 2.DNA 经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后,断端易于首尾相接,自行成环。这是因为存在着( ) 2 A.钝性末端 B.平端 C.粘性末端 D.5’端 E.3’端 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通常识别序列是( ) A.粘性末端 B.聚腺苷酸 C.回文对称序列 D.RNA 聚合酶附着点 E.甲基化“帽”结构 4.pBR322 是 ( ) A.经人工改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