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保护施工方案 植物保护工作是通过对园林植物有害生物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科学调控,达到使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目的,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园林植物保护工作应贯穿于园林绿化的全过程,是保护园林绿化成果、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生态功能的长期系统工程。 1.一般规定 1.1植物保护工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 植物保护工作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含不良生长环境和有害生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植物保护应立足于各种危害发生前的控制,倡导绿色植保的理念。 1.2.1不良生长环境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包括植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空气的温湿度及包含的有害物质等不适宜而造成的对植物的伤害。 1.2.2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包括病、虫、鼠害及杂草的防治。 1.3园林植物有害生物治理实行属地管理,对于危险性有害生物要实行联防联治。 1.4 绿化施工单位负责施工过程中包括苗木的选择、运输、修剪、种植及施工后期的管护中的植物保护工作。 1.5绿化养护单位负责日常养护过程中的植物保护工作,包括水肥管理、修剪、病虫防治、除草等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园 林 绿 化 植 物 保 护 施 工 方 案 --第 1页园 林 绿 化 植 物 保 护 施 工 方 案 --第 1页工作。 1.6园林植物保护部门负责预测预警信息的发布、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2.规划设计与植物保护 2.1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习性,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适地适树,适树适种,创造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的环境,提高植物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2.2应优先选择对有害生物抗性强的植物品种。 2.3 设计中应多利用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化感作用的相生性,避免有害生物可以转主寄生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的种植设计。如桧柏与梨、苹果、海棠的搭配造成锈病的严重发生;落叶松与云杉搭配引发蚜虫的发生等。 2.4 在植物群落中设计适生的蜜源植物和鸟嗜植物以提高天敌生物的数量,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2.5提倡保健型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应用,特别是在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应用。 3.苗木繁育 与植物保护 3.1苗木生产 者 应在种子 、插 穗 、小 苗等及其 它 繁殖 材 料的选择上 坚 持 培 育 抗逆 性强的植物品种,在育 苗过程中加 强管 理,提高苗木质 量。 3.2苗圃 繁育 的苗木应按 要 求 进行产 地检 疫 ,以确 保出 圃苗木质 量。 园 林 绿 化 植 物 保 护 施 工 方 案 --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