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表土集中堆放方案一、编制依据及说明编制依据(1)国家、交通部、地方镇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条例。(2)现场勘察调查资料。编制原则1、认真执行合同及有关文件要求。2、集中堆放、统筹兼顾、合理利用。3、减少环境污染,做好环境保护。编制目的为加强清表土集中堆放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施工进度,防止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清表土集中堆放作业施工。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 S11 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路基 03 合同段清表土集中堆放专项方案。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线路所经地段主要有林地、水田、鱼塘,鱼塘段清表厚度为米,其路段清表厚度为米,合理利用清表土这种难以再生资源,保证公路沿线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拟对清表土进行合理规划。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南陵县境内,项目所在区地处沿江丘陵平原区,皖南中低山区总体地势特征是南部高、北部低。项目主要分部在象山河、上马河、漳河两侧,地势平坦开阔,漫滩内水系较发育。该地貌起伏大,岗冲相间,标高之间。2)、地质条件据线路沿线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地理条件、地质构造,本项目内地质情况主要为河漫滩及山间谷地堆积松散岩类中等复杂工程地质区和低中丘侵蚀-剥蚀软岩复杂工程地质区。河漫滩及山间谷地堆积松散岩区的工程特性为:1、河谷地段地形平坦开阔,坡地及山间谷地路段起伏较大,地表岩性为粘性土、砂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等,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第四季松散层厚度一般 2-5m,局部厚度5-12m,河床及漫滩主要为中粗砂夹薄层粉细砂、砂砾卵石等。2、坡地及山间谷地主要为冲坡积、残坡积砂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为主等。3、地下水类型属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水量极贫乏-中等,单井涌水量〈10-1000m3/d,水位埋深 1-5m。低中丘侵蚀-剥蚀软岩区的工程特性为:1、为斜坡地形,局部为沟谷,基岩大部分被覆盖,局部零星出露,表层覆盖薄层残坡积粉质粘土、碎石土,厚度,局部小沟谷分布有厚砂土、卵(砾)石土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纪上统宣南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砾细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强风化厚度为 3-8m,呈砂土状,碎块状,中风化为软岩,节理裂隙发育一般,局部见小型滑坡。2、地下水类型属红尘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水量极贫乏,单井涌水量〈10m3/d。3)、气象水文条件本合同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东亚季风盛行,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显著。气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