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第17 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讲述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在本节微课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 二、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时空、多种角度分析历代政府管理户籍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教师对知识内容的深入讲解,使学生充分把握课程知识以及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学习“大索貌阅”、主户与客户、黄册,摊丁入亩等历史概念;通过统编教材中“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研读史实的能力,从而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客观而全面的历史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分析归纳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学会评价户籍制度的历史作用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认识中国古代历代王朝进行社会治理的优秀措施以及感悟先辈的聪明智慧,并能够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 难点: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 1、史料分析法:综合运用图片与文字史料 2、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深层次问题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问题导入 老师提问:当代中国政府如何掌握人口情况? 学生:人口普查、户口本、身份证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户口在当下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每个家庭都有的,这是当下我们国家户籍管理的方法,那么在古代是如何对户口进行管理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环节二:讲授新课 任务一:梳理中国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老师:请同学们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完成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概括指出战国到随堂时期户籍制度演变的历程如何? 老师:同学们时间差不多了,让我们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大家知道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开始于什么时期吗? 学生:开始于战国时期。 老师:非常好,一般认为,户籍制度是伴随国家而产生的。国家产生征兵征税的需求,就会开始户籍统计。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就有统计人口的旧制。战国时期情况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