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师说原文注释翻译作者介绍VIP免费

师说原文注释翻译作者介绍_第1页
1/9
师说原文注释翻译作者介绍_第2页
2/9
师说原文注释翻译作者介绍_第3页
3/9
《师说》[ 唐] 韩愈【作者简介】选自《诲学说》。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永(今属江西省)人。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之③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生乎吾前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故⑩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嗟乎!师道 (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14)也远矣,犹且 (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17)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 (18)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1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20)也,则耻师 (21)焉,惑矣 (2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23)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24),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5),小学而大遗 (26),吾未见其明也。巫医 (27)乐师 (28)百工 (29)之人,不耻相师 (30)。士大夫之族 (31),曰师曰弟子云者 (32),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33)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4)。”呜呼!师道之不复 (35),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36),今其智乃 (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8)!圣人无常师 (39)。孔子师郯子 (40)、苌弘 (41)、师襄 (42)、老聃(43)。郯子之徒 (44),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5)。是故弟子不必 (46)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7),如是而已。李氏子蟠 (48)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49)皆通 (50)习之,不拘于时 (51),学于余。余嘉 (52)其能行古道 (53),作《师说》以贻(54)之。【字词注释】1) 学者:求学的人。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3)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师说原文注释翻译作者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