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one--萜类的提取分离萜类的分离与应用萜类的含义和分类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是天然产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萜类化合物是分子骨架以异戊二烯单元(C5单元)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化合物,根据单元数进行分类可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等。分类碳原子数异戊二烯单元数目n存在半萜5n=1植物叶单萜10n=2挥发油倍半萜15n=3挥发油二萜20n=4树脂、苦味质、植物醇二倍半萜25n=5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三萜30n=6皂苷、树脂、植物乳汁四萜40n=8植物胡萝卜素多聚萜7.5×103-3×105n>8橡胶、硬橡胶萜类的含义和分类•其他分类方法:•根据分子结构中碳环数目:链萜、单环萜、双环萜……•根据分子结构中氧官能团:萜醇、萜醛、萜酮、萜羧酸及萜酯等常见的一些萜类物质链状单萜双环二萜CHOCHO香叶醛橙花醛穿心莲内脂OOHCH2OHHOHOCOOHHOH五环三萜齐墩果酸萜类的理化性质萜类化合物的机构类型差异大,但分子结构中绝大多数具有双键、内酯等结构,因而具有一些相同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一、性状1、形态单萜和倍半萜多位具有香气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或为低熔点固体。单萜的沸点比倍半萜低。并且单萜和倍半萜随分子量和双键的增加,功能基团的增多,化合物的挥发性降低,熔点和沸点相应增高,可以利用该规律。采用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来。二萜和二倍半萜多为结晶性固体。2、味萜类物质多具有苦味,有的极苦,所以萜类化合物又称苦味素。但有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强的甜味,如甜菊苷的甜味是蔗糖的300倍。3.旋光性大多数的萜类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萜类的理化性质•二、溶解性萜类化合物的亲脂性强,易溶于醇和脂溶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但单萜和倍半萜类能随水蒸气蒸馏。具有内酯结构的萜类化合物能在热碱液中开环成盐而溶于水,酸化后又可从水中析出。除了三萜以外,萜类的苷化合物含糖的数量均不多,但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溶于热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溶液,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值得注意的是,萜类化合物对高温、光、酸、碱较为敏感,易被氧化,或发生重排反应,引起结构的变化。萜类物质的提取与分离•(一)萜类化学成分的提取1.有机溶剂法2.碱提酸沉法3.吸附法•(二)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1.结晶法分离2.柱色谱分离3.利用结构中的特殊官能团进行分离萜类物质的提取分离(一)萜类的提取环烯醚萜以苷的形式较多见,多以单糖苷的形式存在,苷元分子较小,多具有羟基,亲水性强,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和正丁醇等溶剂,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故多用甲醇或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非苷形式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溶于甲醇、乙醇中,易溶于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苯、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中。一般先用甲醇或乙醇提取,再用有机溶剂萃取,也可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按极性递增的方法依次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萜类提取物。倍半萜类化合物容易发生结构重排,二萜类容易聚合发生树脂化,所以应该选用新鲜药材或迅速晾干的药材,并尽可能避免酸碱处理。含苷类成分时,则要避免接触酸,以防发生水解,并按常法事先破坏酶的活性。溶剂提取法药材浸膏悬浮于水药渣甲醇或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脂溶性杂质粗总苷苷元(含萜类)吸附法苷类未被吸附的水溶性杂质纯品苷活性炭吸附用稀醇、醇等有机溶剂洗脱,回收有机溶剂水洗除水杂苷类得纯品苷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用水、稀醇、醇依次洗脱活性炭吸附大孔树脂吸附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缓慢作用过程。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其与表面张力、表面能的变化有关。引起吸附的推动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溶剂水对疏水物质的排斥力,另一种是固体对溶质的亲和吸引力。萜类的分离•(一)结晶法分离有些萜类的萃取液回收到小体积时,可能有结晶析出,再以适量的溶媒重结晶,可得纯的萜类化合物。•(二)柱色谱分离•1.硅胶或氧化铝吸附色谱法分离萜类化合物多用吸附色谱法,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等,应用较多的是硅胶,几乎所有的萜类化合物都可以用硅胶做吸附剂。(氧化铝可能引起结构变化,一般多选用中性氧化铝)因萜类多含有双键,硅胶硝酸银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