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烃的基础知识,在烃的衍生物中,从简单的多了个氧原子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开始,来学习烃的衍生物,降低了认识难度。可以通过比较学习知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 三、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 的重点 之 一就 是建构起 学生自 己 动 手 实践 ,自 主探 索 与合作 交 流 的学习方 式,逐 步 改变 以教师 、课堂 和课本 为中心 的局 面 ,促 进 学生创 新意 识与实践 能力的发展 。本 节课从古 诗 入 手 ,活动 课堂 气 氛 。一段 搞 笑 的视 频 动 画 ,把 乙醇在生活中的多种应 用联 系 起 来。也 可以把 学生的注 意 力集 中。再 从结构到性质,启 发引 导 ,学生自 主探 究,结合图 片 贯 穿 整堂 课,全 面 认识乙醇。 四 、教学目 标 1 、知识与技 能: (1 )了解乙醇的物理 性质和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 用; (2 )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 的反 应 、氧化反 应 。 2 、过程与方 法 : (1 )通过实验 探 究,获 得 乙醇的结构、性质之 间 的关系 。 (2 )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 ,提高观 察 化学实验 现象 、分析实验 结果 的能力。 (3 )从观 察 实验 现象 入 手 ,分析产 生现象 的因 果 关系 和本 质联 系 ,从而 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 法 和思维 过程。 3 、情感 态 度价 值 观 : (1 )通过比较乙烷 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 异 ,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 )学会 由 事 物的表 象 分析事 物的本 质、变 化,进 一步 培 养 综 合运 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人人动 手 实验 ,规范 操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