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五常法”管理制度2 ————————————————————————————————作者:————————————————————————————————日期:3五常法的定义、目的、做法一、 常组织1、定义:判断必须与非必须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彻底清除。2、目的:把 “空间 ”腾出来,让工作环境宽敞舒适。3、做法:(1)对工作进行彻底的全面检查;(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3)清除不需要的物品;(4)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放与分层管理。二、 常整顿:1、定义:要用的东西合理定位、定量,明确标识(贴上标签)摆放整齐。2、目的:整齐、美观、有序,有标识,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 秒可找到要找的东西(物品) 。3、做法:(1)根据工作场所(教室、办公室)配置的条件,自己设计,合理安排统筹,给物品取名、定位。(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排序并摆放整齐。(3)贴上标签,易于目视。整理活动的开展顺序:物品的分类 ------- 决定放置的位置 --------- 决定放置的数量 ----- 决定4放置的方式 -------- 划线定位 --------- 明确标识三、 常清洁:1、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脏乱,保持环境、物品、设备处于清洁状态。2、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3、做法:(1)、明确划分清洁责任区。(2)、清洁要领A、对工作彻底全面大清理,地面、墙壁、房顶、桌面、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理;B、特别注意清洁隐蔽的暗角,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对破损的物品及时清理。(3)、履行个人的清洁职责。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表面弄干净,而是要用心去做。四、 常规范:1、定义:连续的、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 活动,一句话就是养成常做和坚持的好习惯,并辅以一定的行动。2、目的:经过全园努力、通过制度落实、规范到位、维持成果。3、做法:(1)、认真落实前 “三常 ”工作,提高视觉管理透明度。(2)、将全园的责任区划分好,落实到责任人、检查、评价。(3)、坚持上班,上班审视五常法一分钟,下班前五常法整理五5分钟,时刻不忘五常法切记:做到不搞突出,贵在坚持。常规范技巧:视觉管理增加透明度制定标准五、 常自律:1、定义:要求人人依照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2、目的:提高个人素养,培养工作规范认真、高效的好习惯。3、做法:(1)、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制度。(2)、加强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