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广东高等教育《劳动社会学》复习知识点集合课程代码: 00294 第一章绪论1、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 19 世纪 20— 30 年代。 P12、劳动的基本含义, 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P13、广义的劳动者是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P24、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意义上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 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5、劳动者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 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P26、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其研究内容: 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④劳动的社会结构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② 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 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10、古典经济学:威廉· 配第亚当· 斯密P8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 1945-1975年前后;二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 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13、冲突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第2页共11页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