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医疗课件•正常膀胱的贮尿功能,有赖于膀胱逼尿肌的顺应性使膀胱贮尿时的内部压力维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以及尿道括约肌与其周围组织的张力足够高,能阻止膀胱内尿液外漏。当各种原因使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或膀胱过度充盈致膀胱内压升高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的张力,或尿道括约肌因各种原因麻痹、松弛导致尿道阻力过低,从而发生自主排尿能力丧失,尿液失去控制地从尿道流出的现象称为尿失禁。一、尿失禁的定义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持续的,尿液可大量流出,也可点滴而出。12345二、病因与发生机制压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溢出性尿失禁•当腹压增加•机制:尿道括约肌减低,或骨盆底部尿道周围肌肉和韧带松弛,导致尿道阻力过低。•表现: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的不自主排尿状态(<50ml>)•主要见于:老年女性、盆腔或尿道手术者。1压力性尿失禁尿液不随意的流出•膀胱充盈到一定量时•机制:由于脊髓排尿中枢水平以上的脊髓完全性损伤,致使低级排尿中枢与高级排尿中枢间联系中断,而脊髓低级排尿中枢的排尿反射还在。•表现:膀胱内尿液潴留,内压增高,尿液被迫流出。•见于:脊髓外伤、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等2反射性尿失禁不自主排尿•有强烈的尿意时•机制:大脑皮质对脊髓低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减弱,或膀胱逼尿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膀胱收缩不受控制。•表现:膀胱不随意的收缩而不自主的排尿。•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瘤、多发性硬化和帕金森、尿路感染等。3急迫性尿失禁不自主的排尿•因身体功能或认知功能受损•表现:尿失禁多是不能及时排尿所引起。•多见于:罹患严重关节炎、脑血管病变、痴呆或使用利尿剂、抗胆碱能等药物者。4功能性尿失禁不自主排尿•由于膀胱过度充盈•机制:膀胱排尿出口梗阻或膀胱逼尿肌失去正常张力,引起尿液潴留。•表现:膀胱过度充盈,膀胱内压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持续或间断溢出。•常见于: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梗阻、尿道狭窄等,以及神经系统病变。5溢出性尿失禁不断溢出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压力性尿失禁者压力性尿失禁者反射性尿失禁者反射性尿失禁者急迫性尿失禁者急迫性尿失禁者功能性尿失禁者功能性尿失禁者溢出性尿失禁者溢出性尿失禁者压力性尿失禁者•特点:当咳嗽、打喷嚏、大笑、跑跳、举重物等腹压骤然增高时,即可有少量尿液不自主由尿道口溢出。反射性尿失禁者特点:在感觉不到尿意的情况下,突然不自主地间歇性排尿,排尿前可出现汗、颜面潮红或恶心等交感反应。急迫性尿失禁者特点:尿意紧急,多来不及如厕即有尿液不自主流出,常伴尿频和尿急。功能性尿失禁者特点:虽能感觉到膀胱充盈,但由于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环境因素或药物作用,不能及时排尿而引起不自主排尿,每次尿量较大。溢出性尿失禁者特点:尿失禁的量可以很少,但常持续滴漏,致使漏出的总量较大。体格检查常有膀胱充盈,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常增加。病人多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的临床表现。••意识清醒的尿失禁患者,由于不能控制排尿及常需他人帮助而感到不安或自卑,常通过限制液体摄入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长期尿失禁可影响个体的正常社会生活,尤其是老年人。有研究表明尿失禁与老年孤独、自卑、抑郁症、性生活障碍等密切相关。•尿液刺激皮肤可引起皮炎,局部皮肤潮湿可致皮肤浸渍,受压后易发生压疮。老年人因为尿急导致跌倒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四、问诊要点1.尿失禁的临床表现特点及严重程度尿失禁发生的时间,是间断抑或持续发生,每次尿量,排量前有否尿意及有无诱因。根据尿失禁发生的频率0级者:从来不漏尿1级者:每周大约漏尿1次或经常不到1次2级者:每周漏尿2次或3次3级者:每天大约漏尿1次4级者:每天漏尿数次5级者:持续漏尿•2.尿失禁对病人的影响有无自卑、抑郁;有无皮炎、压疮;有无因尿失禁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等。•3.有无与尿失禁相关的疾病史、用药史或环境因素。•4.诊断、治疗与护理经过重点为预防或处理尿失禁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四、问诊要点五、相关护理诊断病因护理诊断压力性尿失禁与尿道括约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