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基本概念 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 (1)图书馆学的微观研究对象: 指图书馆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2)图书馆学的宏观研究对象: 指图书馆系统、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与社会的关系等。 (3)图书馆学定义: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的科学。(即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图书馆学的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 代表观点:整理说。技术说。管理说 第二阶段:把图书馆看做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代表观点:社会说。要素说(4 要素:图书、人员、设备、方法;5 要素:读者、图书、领导与干部、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 图书馆学5 定律:1 书是为了用的 2 每个读者有其书3 每本书都有其读者 4 节省读者时间 5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第三阶段: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 代表观点:交流说。新技术说。 第四阶段: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因而也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二、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1)普通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基础理论,图书馆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内在发展机制的图书馆学。 研究内容:图书馆哲学(是普通图书馆学的核心)、图书馆性质、结构、社会职能研究、图书馆事业建设原理等。 (2)专门图书馆学:专门研究图书馆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的图书馆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研究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科学专业图书馆等的工作原理、特点、任务及其特殊的性质、职能,以及他们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和发展趋势。 类型包含:公共图书馆研究、大学图书馆研究、儿童图书馆研究、学校图书馆研究、社区图书馆研究等其他类型图书馆研究。 (3)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世界各国的图书馆事业。 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政治体制、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图书馆、图书馆体制、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对这些差异做出科学的解释,从而得出正确发展的图书馆事业的准则。 研究模式: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研究类型:地域研究、跨国研究、实例研究。 研究学派:方法派、学科派、折中派。 (4)应用图书馆学:包含两个方面: 狭义:指以图书馆具体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图书馆工作的环节、程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