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重点字词和句子一、词语解释:1.世隶耕(属于)2.未尝识书具(曾经)3.父异焉(对……感到诧异)4.借旁近与之(给)5.并自为其名...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说课教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5《伤仲永》合作学稿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阅读、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了解“之”“于”“其”的...
第5课《伤仲永》导学练测【课文背景知识】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第5课《伤仲永》教案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抓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
《伤仲永》教案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抓住本文借...
伤仲永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3、...
伤仲永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2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说课教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伤仲永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
《伤仲永》《木兰诗》、《孙权劝学》重要句子翻译一、《伤仲永》重要句子翻译: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翻译:仲永长到五岁...
王安石目标如下:目标如下:1、知道一点常识。2、掌握一批词语。3、翻译一些句子。4、品味一组奇字。5、明白一个道理。6、学习一种写法。唐...
《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伤仲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伤仲永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篇文言文,是由宋朝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讲述了一个“神童”因“不使学”而最后“泯然众人...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导学案(编号05)课题:《伤仲永》课型:文言文教学主备人:陈忠堂审核人:【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
《伤仲永》课堂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师:按照惯例,我们在上课之初要积累一段文字,今天我要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老师写给同学们的一封文言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