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4月,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写给祖国母亲的歌。想象中,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因为所描写对象的不...
2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容说课《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
雨巷诗人——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主题。•2理解诗歌的艺术形象,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3品味诗歌语言,理解对比的手法。•4体会诗人对...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一、佳篇回放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
请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松花江上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理...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3.感情背诵本诗。...
1929年4月,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抗战爆发后,在民族为难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第二课时(诗歌赏析)紫阳汉王中学刘启武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饱尝艰难困苦饱含着对祖国诚挚爱和深深的...
二、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目的: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2、即品味诗歌的意象、意境,3、把握诗歌的节奏、旋律。学习过程:一、解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