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医疗工作制度的实施和效果评价今年医务科、护理部对各临床科室进行了医疗工作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医疗安全隐患检查,现将检查汇总如下:一、确立了在特别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制定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规定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险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结果时,接获者必须法律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结果和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二、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制度,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术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有手术部位识别表示相关制度与流程,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完善转院转科交接制度 确保病例和检查资料的交接安全,保障诊疗的连续性。临床“危险值”报告制度 有临床“危险值”报告制度与流程,确定“危险值”项目,并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险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严格执行“危险值”报告制度与流程,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险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险值”,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险值,相关科室能够通过网络即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险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文字提示。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险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五、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径便于医务人员报告。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处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口头医嘱处理流程不法律规范,扩大口头医嘱使用范围。部分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语速过快、吐字不清、药物名称使用简称等。不按口头医嘱流程及时补记医嘱。2.危险值报告制度实施存在问题见我院危险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阶段小结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呈报率低,部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向医务科呈报,多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源于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仔细,医患沟通不到位等主观方面。 部分科室遗漏转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