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条件概率(特色班)【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已经掌握了求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条件概率的概念在概率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节书只是简单介绍条件概率的初等定义,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采用了简单事例为载体,通过逐步探究,引导学生体会条件概率的思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公式、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计算事件的概率。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推理论证、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发现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教学难点】:1.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2.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学突破点】:用具体简单事例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提高学生对条件概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紧跟老师思维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教法、学法设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及师生活动、问题情境问题 1、3 张奖券中只有 1 张能中奖,现分别由 3 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其他同学小?1分析: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 3.问题 2、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分析: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Y”表示,因为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所有可能的抽取情况变为A=幻 YY,YYY\由古典概型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n(B)1n^=2(用 n(A)表示事件中基本事件的个数),不妨记为 P(B 丨 A)。结论:知道第一名同学的抽取结果,即知道了事件 A 的发生,会影响事件 B通过问题 1,问题2 自然引入条件概率。2发生的概率,从而导致了 P(B)MP(B 丨 A)。、探究新知对于上面的事件 A 和 B,计算 P(B 丨 A)的一般想法是什么?分析:在事件 A 发生的情况下事件 B 发生,等价于事件 A 和 B 同时发生,即 AB 发生。对于古典概型,由于组成事件 A 的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相等,因此其条件概率为n(AB)P(B*A)二兀)为了把条件概率推广到一般情形,我们对上述公式作如下变形:n(AB)n(AB)'n(Q)P(AB)P(B*A)=n(A),;n(0)-KATP(AB)因此有 P(B 丨 A)=p(A)由于上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