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户籍制度松绑只是城镇化起点》 发改委近日表示,中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目前,区域进展明显存在不平衡现象,未来户籍制度改革能一定程度缓解人口和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趋势,优化产业转移和布局,有利于推动城镇化。 中国首次明确各类城市城镇化路径 小城市将放开落户 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 户籍制度开始松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展过多依赖于大中城市,由此使得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流向大中城市,造成了城镇化过程中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不均衡进展,而这对于两者都已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 由于过多人口涌入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大中城市,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在经济进展水平不高的时期就陷入了城市拥挤、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而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却整体进展缺乏活力,严重束缚了中小城市本应具有的吸纳农村人口、集聚产业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4 年至 2024 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 1.35 个百分点的速度进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 2096 万人。2024 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51.27%,比 2024年上升了 12.18 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 69079 万人,比 2024 年增加了 18867 万人。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日称,中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提振内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城镇化制造经济新增长点。户籍制度阻碍中国城镇化进展 专家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供参阅。这份报告认为,要用改革和市场手段,尽快解决制约城镇化进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报告提出,目前中国城镇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人的城镇化没有同步,多数农民工不能享受同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部分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村进展和农民权益重视不够等。 报告称,围绕人的城镇化,应加快推动户籍及社保改革,剥离附在户籍上的不平等福利待遇,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曾表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体现在农民工新的社会阶层。这次的新城镇化重点是“人”,也就是要解决“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