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模板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进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 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一起看看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欢迎查阅! #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 = 42÷6 = 72÷9= 2.能填几? ()×4 25 ()×7 60 ()×4 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 1 (1)利用课件演示例 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进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 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3)提问思考:有 1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 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 15 里面有几个 5? (4)尝试列式:假如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认真阅读课本 P50 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 2。 (1)课件演示例 2:同学们打算将班级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 23 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 5 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23 盆花平均每组摆 5 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具代替 23 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 5 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 3 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 3 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 1 和例 2 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