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摘要:大数据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促进企业科学决策、优化内部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无锡公交具体实例,介绍了无锡公交在智能化系统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内部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外部服务水平获得较大提高的实践过程。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管理;公交智能化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随着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各种统计数据、交易数据、交互数据和传感数据迅速生成,全球数据以指数级数增长。大数据技术能够将隐藏于海量数据中的信息和知识挖掘出来,为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可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大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越发明显地得到证明。伴随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技术发展,我们将步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改变了市场、业务模式、组织机构、文化和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等,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促进企业的科学决策、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无锡市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公交)自2009年下半年起,转变发展观念和经营理念,依托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启动以管理创新和主动服务为导向的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其《基于物联网管理的公交智能化系统构建与实施》获第二十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本文以无锡公交智能化建设的具体情况为例,研究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1无锡公交现状及项目实施情况1.1无锡公交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无锡公交注册资本45088万元,国有企业,是无锡市最大的公交企业,占全市公交市场份额的75%以上。目前企业经营公交线路159条,营运车辆2205台,从业人员5500名。2013年日均运客90.46万人次,日均营运班次9686个,日均营运里程35.63万公里,年营收34493万元。公交企业由于其公益的属性,虽然不像多数企业那样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进行市场竞争,但通过其提供社会公众服务的同时,在不同的时期经营战略也会有不同的重点。各城市公交企业由于企业规模、服务市场、地理环境、科技成熟度等多重原因,对智能化建设的需求在不同阶段也是不同的。但几乎同样的是,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公交优先”的认同,全国公交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国内大中型城市的公交企业,无论从城市人口到客运量,从场站数量到线网密度,从企业规模到运营车辆,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面对发展新机遇与服务新需求,公交企业需要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智能化建设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改善劳动密集型公交企业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的初级阶段,而已突出表现在改变企业经营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一系列变革上。如何在现有的公交资源下,充分发挥常规公交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公交经营发展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此,无锡公交必须加快实施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以“主动服务”、“创新管理”为目标,以提升社会效益和内部管理效能为方向,将智能化作为核心抓手,充分依托科技的力量提升公交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实现对人力、车辆、线路、班次等各种企业内部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并有效实现与广大市民公交出行的信息服务互动。1.2项目实施概况项目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共计投资3000万元,历时三年分为四个阶段(测试选型阶段、试点运行阶段、全面推广应用阶段、深入应用和优化阶段),完成了所有车辆GPS定位系统安装、公司运营调度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建成了以营运调度系统、ERP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为核心的三大平台,并配套建设了公交IC卡加油系统、IC卡结算系统、场站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平台体系(见图1)。■图1无锡公交智能化系统基本架构2智能化系统生成的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大数据的概念虽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在公认的定义里,大数据具备以下三个特点,即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即时性)。无锡公交智能化生成的数据符合大数据的特征。一是规模性,无锡公交每天近1万个班次,30余万营运公里,近百万的日均客流,停靠三千多个站点,每天产生的各类数据量有3G字节左右,系统建成五年来,累计产生各类数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