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安 徽 省 初 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再探“燃烧与灭火” 刘 娟 淮南市第十中学 2 0 1 0 .1 2 2 再探“燃烧与灭火” 淮南十中 刘娟 一、三维目标 1、回顾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构建“火三角”。通过亚运会火炬的点燃和上海大楼着火的情境,理解“火”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2、通过镁在 CO2 中的燃烧实验,掌握可燃物不一定要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助燃剂也不一定要是氧气,CO2 也可以支持镁条燃烧。 3、通过镁与 N2 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培养探究精神,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同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对燃烧的概念进行拓展,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建立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的基础上,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进行再探究。在学生已有认 识 中燃烧一定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本节课通过镁在 CO2 和 N2 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认 识 到 氧气只 是一种 常 见 的助燃剂,在可燃物不同的情况 下 ,也可以有其他 的助燃剂,如 二氧化碳,氮 气都 可以支持镁条燃烧,并 由 此 发 现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对课本上燃烧的概念进行拓展。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 指 导 在学习 《燃烧与灭火》的基础上,学生已经 掌握了 燃烧的基本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并且 具 备 了 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因 此 在镁与 N2 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 中,要不断 引导 学生积 极 主 动地 参 与探究过程 ,并 且 进行大胆 的猜 想 ,根 据 自 己 的猜 想 设计实验方案来证 明 自 己 的想 法 。在小组合作的探究过程 中,提 高 实验能力,增 强 合作精神,在探究中体验学习 的快 乐 。 四 、教学重 、难点 重 点: 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进行再探究,掌握可燃物不同的情况 下 ,可以有不同的助燃剂。 难点: 镁条在 N2 中燃烧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结 论 。 五 、教学方法 实验法 ,对比 法 ,探究法 六 、教学用具 镁条,蜡 烛 ,氢 氧化钠 溶 液 ,二氧化碳,集 气瓶 ,烧杯 ,酒 精灯 ,坩 埚 钳 ,火柴 ,带导 管 的橡 皮 塞 ,镊 子 。 七、教学流 程 教师 活 动: 学生活 动: 复 习 燃烧所需条件及灭火原理 学生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