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高考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方略VIP免费

2010年高考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方略_第1页
1/9
2010年高考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方略_第2页
2/9
2010年高考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方略_第3页
3/9
1 2009 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方略 山西省寿阳一中 李昧宝(特级教师) 来源:2 0 0 9 年上半年《试题与研究》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是在章节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并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怎样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发散和延伸并提高历史专题复习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把握“跨度”和“深度”,深刻理解教材 “跨度”就是要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同一类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加以归纳和总结。跨度既有横向跨度,也有纵向跨度。 “深度”是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去阐释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趋势和规律,进而揭示其本质。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的深层次剖析;“跨度”在于认识现象,“深度”在于挖掘本质;“跨度”重在叙述过程,“深度”着重探索规律。 如复习“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这一专题时,从防洪治水、农田灌溉、舟楫航运三个方面去归纳史实,就属于“跨度”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防洪治水: ①战国:秦国的都江堰; ②西汉:汉武帝时治理黄河; ③东汉:明帝命王景负责治理黄河。 农田灌溉: ①春秋:中原地区的桔槔、楚国的芍陂; 2 ②战国: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 ③两汉:黄河流域的漕渠、六辅渠、白渠;西北地区的坎儿井;江淮、江汉之间修治天然陂池;东南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 ④三国曹魏:翻车; ⑤隋朝:大运河; ⑥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水利、创制筒车; ⑦北宋:农田水利法; ⑧明朝:《农政全书》,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 舟楫航运: ①春秋时吴国:邗沟; ②秦朝:灵渠; ③隋朝: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广通渠; ④元朝:大运河。 如果从兴修水利与农业发展的关系、隋朝为什么修建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及元朝大运河的走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等方面去归纳分析就属于知识的“深度”问题。 兴修水利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如秦、西汉时,一系列大规模灌溉渠的兴建,由此形成了关中、成都平原和冀、鲁、豫等几个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东汉至魏晋时期,陂塘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使江淮之间成为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年高考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方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