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 老舍 (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1936)、《四世同堂》(1944-1948),话剧《茶馆》(1957,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之作)、《龙须沟》(1950),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于 1951 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课文分析: 老舍是怎样来凸现城市特色的? 1、对比手法 ; 2、从平凡事物入手 作者是怎样来写这种“说不出来的爱”的? 1、将自己对北平的爱与对母亲的爱相比 2、“我”和北平融为一体 第一段作者说“没有办法”讲北平,对此该如何理解? 说“没有办法”讲,是因为对北平“知道的真太少了”,作者是表明自己不愿意泛泛而谈、从一般人的角度来介绍北平,这看似谦虚,实际上是从侧面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感情,也为下文要写“我的北平”作铺垫。也就是说,作者是要从自己的主观感受、独特视角来写北平。 第二段反复说对北平的爱“说不出”,原因是 ①因为关于北平的话题太大了,可以介绍的东西太多了,难以尽诉; ②因为对北平爱得太深沉、太真切,这种感情难以言传。作者以对母亲的爱作类比,写出了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黏合”的关系。这一段照应前文,进一步渲染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第三段说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谈谈理解? 作者对上海与天津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意思是上海与天津并非没有可爱之处,但是自己的心灵已经完全被北平所占据,容不得其他的感情。对北平的爱,是融进了自己的心灵、性格、情趣的爱,是任何美好的语言都难以尽情表达的,是世上其它任何地方也无法取代的。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点评:“浸”说明这种爱时间很长,并且已经融入血肉,以杜鹃 “啼”血的意象,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眷念和魂牵梦萦。 谈谈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 ①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感到寂苦。 在巴黎无法体会到在北平一样家的感受。它不像北平那样可以使人感到“心中完全安适”,所以它令人感到“寂苦”。 ②巴黎有很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这句话是对上面一句话的补充说明,“疲乏”、“刺激”、“温和”与上文的“安适”相呼应,作者从不同的生活氛围的角度,比较了两地的不同。实际上还是进一步强化了北平那种“家”的感觉。 最后一段,作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