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文选派单位:职村:20XX年4月任选派干部:xxx镇xx社区村情调研报告根据20XXx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xxx镇xx社区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该村在组织建设、村集体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迅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直接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情况。一、xx社区基本情况xxx镇xx社区位于xxx镇西南部,辖2个自然村,分别为小馆村和齐馆村。全区共有280户,总人口1135人,耕地总面积2326亩,人均耕地面积2.04亩。省定贫困户77户,人口281人,市定贫困户13户,人口35口。2个党支部,37名党员。村“两委”5人,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共党员。xx社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小麦、玉米种植是村里的经济支柱产业,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易涝易旱,达不到增产增收的保障,更不能将原材料深加工来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村人均纯收入非常低。xx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落后,主要是交通条件和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滞后,道路亟待拓宽和升级改造,村级活动场所需要加强完善。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实现全村通电、通水、通电视,但仍然还有很出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有待提高第1页共17页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全社区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基本上没有加工能力。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均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民收入低下。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没有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3、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种植业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方面,全社区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养殖业也以小规模自然散养为主要模式,未能进行规模养殖。除此之外,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是劳务输出,全村七成以上的劳动力几乎都在外打工,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容村貌有待改善1、村级道路建设落后。20XX年以前社区内没有硬化路,一2到下雨天,泥泞不堪。直到去年,才通过村民集资的形式在村内主干道修建了水泥路,由于社区财力限制,村内其他地方道路已经无力再修建,这已经成为了本村与外界沟通的障碍,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瓶颈。2、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薄弱。目前xx社区有2个村民文化活动的场所,分别位于小馆村和齐馆村,但受制于场地大小和财力的薄弱等因素,目前所开展的文化活动项目极其有限。(三)村级班子建设滞后,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亟待增强。首先,表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其次,对党员群众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次,在抓党建、促增收上思路不清,方法不灵,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出盲目性、应酬性、随意性,造成经济发展滞后。另外,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2、村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亟待提高。村级干部习惯于当党委政府和上级政策的“传声筒”,工作缺乏创新。带领群众致富第2页共17页能力差。主动谋划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高瞻远瞩的气魄和胆识,工作中韧劲不足。对村里的致富能人联系不主动,对有条件可以上的项目不积极,对挖掘村的发展潜质不深入。3、基层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少数基层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好,存在管理难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有的常年在外经商或打工,无法参加党组织活动,流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二是老龄党员管理难。有的年事已高,出于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村级议事,加之受制于文化水平限制,不愿理事,不愿议事。三是活动开展难。由于个别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