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余数教学设计 2024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P50-51,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掌握用竖式表达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重点:建立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能用口算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3.初步培育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意义。 难点:笔算方法及笔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学生课间活动的场面)这是一个漂亮的校园,同学们正在课间活动。认真观察一下,你能从这些图中发现哪些除法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写法和意义 1>、校园一角放着些盆花,国庆节的时候,同学们用盆花布置联欢会的会场。课件出示情境图。 先搬 15 盆花,布置会场。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谁会列算式?15÷5=3(组) “15÷5=3(组)”表示什么意义?2>、竖式的写法和意义 这是除法的横式,那竖式你会列吗?我们一起来看,师板书, 边写边结合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看清了吗?“被除数写在哪个位置?除数呢?商写在哪里?对着哪一位,为什么?第二个 15 表示什么?这就是除法的竖式,它和横式是不同的,横式只表示出了分成 3 组而竖式还可以表示出 3 组摆了 15 盆,看看有没有剩余。 学会了吗?自己在在练习本上写一遍试试看。 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是怎么写的,让同桌听听你写得对不对。 2、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写法和意义 1>、情境:摆完以后他们发现不够,于是将校园一角的花全部搬到了会场,一共是 23 盆(出示情境图),假如还想每组摆 5 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如何列式呢?谁来说说,23÷5 为什么用除法? 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图片,动手圈一圈,分一分(2)横式和竖式的写法及意义 (展示分的结果),这 3 盆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这里剩下的 3 盆,能给他起个名字吗? 这道题的得数怎样写呢?写除法得数时,要先写商 4,再在商的后面打 6 个小圆点,写上余数 3。(板书:23÷5=4„„3) 读作:23 除以 5 等于 4 余 3,和老师读一遍 这里商 4 表示什么?(4 组)(板书单位名称“组”。)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