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 技术原理与应用 一、薄层层析(TLC)简介 薄层层析是将吸附剂或者支持剂(有时加入固化剂)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上,形成薄层。把欲分离的样品点在薄层上,然后用适宜的溶剂展开,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由于层析在薄层上进行故而得名。 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层析方法。它不仅可以用于纯物质的鉴定,也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及含量的测定。还可以通过薄层层析来摸索和确定柱层析时的洗脱条件。 根据分离的原理不同,薄层层析可以分为两类:用吸附剂铺成的薄层所进行的层析. 为吸附薄层层析,吸附薄层中常用的吸附剂为氧化铝和硅胶;用纤维素粉、硅胶、硅藻土为支持剂铺成的薄层,属于分配薄层层析。 吸附 TLC→固定相为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较多用) TLC→ 分配 TLC→固定相为液态(通常为水)→固定相吸附在支持剂上。 (一)吸附薄层的基本原理: 吸附薄层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对样品中各成分吸附能力不同,及展开剂对它们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使各成分达到分离。 吸附作用主要由于物体表面作用力、氢键、络合、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等产生。吸附强度决定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还受被吸附成分的性质影响,更与展开剂的性质有关。 1.吸附薄层层析:在硅胶薄层板上,样品中的两成分是两种结构近似的染料,在展开剂四氯化碳的作用下。在展开剂和薄层板之间不断地产生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由于对氨基偶氮苯的极性比偶氮苯的极性稍强一些,层析的结果,对氨基偶氮苯受到的吸附作用稍强于偶氮苯,从而将两者分离。 展开结束以后,会在薄层板上形成两个斑点,混合物中的成分得以分离。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复杂多样,结构近似者不少。特别是对未知结构的成分分析,设计并摸索出合理的层析条件是首要任务。只有先设计出可用的层析条件,再经摸索改进,才可能对未知或者已知成分进行成功地分离。然后才能谈得上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层析条件,必须熟悉薄层层析条件的选择的基本要领。下面对薄层层析条件的选择做一初步介绍。 薄层层析的三项基本构成物质是:样品组分、吸附剂、展开剂。摸索层析条件,实际上是协调上述三者的关系,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分离样品组分的配合方案及实际操作要领。很明显,一切层析都是针对分析任务,也就是围绕待分离的样品组分来进行调整适应的。可见,层析条件的选择是以样品中的各组分为中心,适当调适展开剂的吸附剂的极性来实现的。 (二)薄层层析条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