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无菌工艺环境的微生物控制和监测 在药品行业,微生物控制环境有多种用途。本章节提供了关于通过无菌工艺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的信息和建议。在这些环境中生产的产品包括无菌制剂、无菌原料药、无菌中间体、辅料和部分药用器械。从患者风险的角度来说,无菌工艺环境比其他生产操作的控制环境要重要的多,例如设备和备件的准备、非无菌产品的生物负荷限度控制和最终灭菌产品工艺。本章节中的无菌工艺环境有人和无人操作应区别对待。一个高级无菌工艺是不需要和禁止穿常规洁净服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敞口容器或暴露的产品接触表面的。(注意:本章所用的术语在章节最后的目录里有解释。) 本章节给出了指导意见和洁净室、限制进入隔离系统(RABS)和隔离器等无菌工艺的微生物评价的监控参数,其他不要求在无菌条件下生产的无菌产品的生产环境的污染控制要求可以根据 ISO 环境分类执行。非无菌产品的生产环境要有不同的微生物控制等级。 大部分标有无菌的产品是在无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而不是最终灭菌。因为无菌工艺不仅生产过程中将微生物从生产用蒸汽中排除,并在空的容器进入时也阻止微生物的进入,还将生产环境的生物负荷作为一个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重要参数。无菌和灭菌并不是一个同义词。灭菌指的是将全部的微生物或组织进行杀灭,有复活的可能性。从纯粹的微生物意义上说,一个无菌工艺可以通过排除微生物的方式防止污染。在现代无菌药品制造业,无菌指的是在一个设计好的受控环境中处理已灭菌的物料使微生物污染处于风险最小的已知水平。 在有人进行操作的任何环境中,微生物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有人员存在的话,即使最谨慎的洁净室环境设计和操作也不能避免微生物的掉落。因此在所有无菌生产工艺操作过程的所有场所达到零污染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并且也是不现实的。去证明一个无菌生产工艺的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产品接触的表面是已消毒的是没有意义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监测点。虽然生产者会经常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回顾以确保生产操作在受控的验证状态,但是监测结果不能证明无菌或非无菌。因为监测的局限性,所以生产者不能直接依据监测、统计或定期的无菌工艺模拟来确定灭菌的安全水平。 环境监测通常由人来进行,需要操作者的参与,所以环境监测也能增加污染的风险和得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密集的监测是不必要的,尤其是在无菌生产工艺最关键的的ISO5 级(B级)的环境中。 在无菌生产工艺的微生物状态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