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物吸入急救Page2异物吸入,即气道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常能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婴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2Page3认识食管和气管的位置气管前面有一个盖叫会厌,当吞咽时会厌会把气道封闭住,食物从食管里进入到胃,但婴幼儿的会厌功能发育不良,当他在吃东西时,会厌的盖没有关紧,或者呼吸时东西一下子由这个气管的口落到他的主支气管里,堵住了气管,人就不能呼吸了,生命就会面临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对他进行紧接的抢救。3Page44Page5婴儿异物吸入的常见症状当我们发现一个婴幼儿出现下面的这些情况,比如:无声哭泣,口周、颜面青紫,四肢抽动,但发不出声音来,当你发现这种情况的话就要想到他会不会出现了气道异物窒息。现场情况评估如果婴幼儿还可以咳嗽或发声,说明气道只是部分梗阻,此时应允许和鼓励其继续咳嗽,这是清除梗阻物最快速和有效的方法不要试图用手移除婴儿梗阻物对于较小的婴儿,不要尝试用手指直接从气道移除梗阻物。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这反而会导致梗阻物位置的进一步加深,甚至人为损伤婴儿气道。5Page6用“三明治”手法将婴儿抱起首先我们把这个孩子抱起来,抱的时候要注意,因为婴幼儿的头比较大,脖子比较短,如果我们把他拎起来的话,就会造成颈椎的损伤。我们要用三明治的手法把他拿起来,一只手抓住颧骨,另外一只手从后面进入,然后用两个手,两个胳膊的手和手臂夹住婴儿,把他举起来,然后头冲下让他的嘴也冲下。6Page77Page88Page9冲击式的胸部按压+背部的拍击用一只手的掌根,拍击婴儿的两个肩甲中间的位置,拍击五下后把他翻过来,头依然保持冲下,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下方,用两个手指头进行五次冲击式的按压,再反转过来,再进行五次冲击……这样周而复始,直到这个异物冲出来为止。假如说异物可能会出来了,一定在看到异物在嘴里的情况下将其取出,禁止用手在嘴里面去盲目的清扫,这样有可能造成新的伤害。9Page1010Page11海姆立克急救法11Page12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12Page13应用于急救成人如果是成人异物吸入,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13Page1414Page15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15Page1616Page17婴儿版5次拍背法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17Page18婴儿版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18Page19昏迷版19Page20孕妇、肥胖版20Page21预防异物吸入的七个注意事项21Page22溺水急救22Page23溺水概念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