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化学 100句 1. 烹调食品时使用中国铁锅,可摄入铁元素,防止缺铁性贫血。 使用加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大。 补钙可防止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 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不是挥发(挥发是物理变化)。 3.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如光合作用)或释放(如燃烧、干电池放电、中和反应等),有能量的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三态转化等)。 4. 镁粉可用作烟花和照明弹;磷可用作烟幕弹、发令枪弹药。 5. 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 仪器洗净标志: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形成均匀水膜)。 7. 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O2—21%,N2—78%,稀有气体—0.94%,CO2—0.03%,其他成分—0.03%。 8. 常见混合物:空气、自然界中的水、矿物、溶液、化石燃料、合金等。 9. 常见的保护气:N2、稀有气体、CO2。 10. 空气质量日报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SO2、氮氧化物(不含 CO 和 CO2)。 11. 燃烧主要现象:S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O2 中)蓝紫色火焰 C —(空气中)发出红光;(O2 中)发出白光 Fe —(空气中)烧红;(O2 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 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13. 发生装置:铁架台、试管 条件—加热 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如高锰酸钾制 O2 14. 发生装置: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 条件—常温 适用于固体+液体制取气体:如双氧水制取 O2 或制取 CO2 或制取 H2 的装置。 2 15. 排水收集氧气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CO 还原 Fe2O3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 CO,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停通 CO; 气密性检查时,应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先夹好右边止水夹,再向漏斗中加水。 16.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催化剂、反应物浓度、接触面积等。 17.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为燃料)。 18. 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CO2 本身没有毒性,但可能使人窒息死亡。 19.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 等)之前,一定要先验纯,否则容易发生爆炸。 20. 气体收集方法选择依据: (1)排水法——该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如 H2、O2; (2)排气法:(向上)——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中物质反应,如 O2、CO2; (向下)——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