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推行的误区:把6S当做大扫除有人说:“ 6S就是大扫除 ! ”也有人说:“ 6S 就是做好现场的清洁工作,就是以前国有企业搞的文明生产。”这是对6S 的误解:只知道简单、机械地照搬6S管理的内容,对6S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思考如何对企业管理进行根本改善, 只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清扫活动中。如果企业如此推行6S管理,则只能停留在做好卫生工作这个层面上,其管理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6S 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不仅是做好卫生工作,而是要应用各种技巧建立管理体系并营造积极向上、秩序井然的工作氛围,使员工革除马虎之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提高员工素质和提升产品品质的最终目的。6S 管理要求生产现场的每位员工要做到:①在整理阶段,制定必要物和不必要物的标准,将不必要物清理出生产现场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同时根据一定的分类整理现场物品; ②在整顿阶段,根据一定的原则对生产现场的必要物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规划好生产现场的每一件物品,并做好科学而规范的标识;③在清扫阶段,制定每个区域、 每位员工的清扫责任、 清扫方法, 以及清洁场地、 设备、物品,杜绝或隔离污染源; ④在清洁阶段, 科学、严谨地制定员工的6s 管理职责,为了有效确保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务必使其与每位员工的考核挂钩;⑤在素养阶段,通过一系列活动,将以上规范变成员工的生产习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⑥在安全阶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体系,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的工作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家企业推行 6s 管理,专家到这家企业进行指导的时候,在生产车间注意到有一名员工在不停地打扫地面。于是,专家便向车间主任询问原因。车间主任回答:“ 6S 管理要求现场干净整洁,我们的地面总是容易弄脏,所以就安排员工不停地打扫。”6s 推行结果如何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就是“感觉费时、 费力,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后来,该企业在专家指导下编写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在企业内广泛宣传 6S 管理,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评比、奖罚、整改的措施。企业各项工作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员工更新了观念,对6s 管理的理解由搞卫生、大扫除上升到了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高度,也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生产现场各种物料分类清晰,定置管理到位,从而大大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员工们也踊跃地为 6S 管理献计献策。因此,6s 管理与大扫除的根本区别在于6s 管理不仅要做好...